今天影片的主題不是要和大家分享運動科學,
而是想和大家聊聊「三個正確養成運動習慣的心態重點」,
所以我今天會分別介紹:
1. 辨識情緒和感受
2. 該如何用成長心態而非定型心態面對失敗?
3. 不連續錯過兩次
#辨識情緒和感受
辨識情緒為什麼和養成正確的運動習慣有關係呢?
以大腦神經科學的觀點來說,
在我們產生對應的行動之前,
會先有「事件 Event」發生,
事件發生之後我們的大腦就會產生「情緒 Emotion」,
例如:快樂、難過、恐懼、生氣、驚訝、厭惡這類的基礎情緒,
情緒產生後隨之而來的會是「行動 Action」或「感受 Feeling」。
以我昨天沒達成運動計畫作為舉例,
沒達成運動計畫就是「事件」,
而我產生的「情緒」主要是「厭惡」甚至包含了一點「生氣」,
這樣的「情緒」造就了我的「感受」,
所以像一般我沒達成計畫時我的感受會是「厭惡和氣自己為什麼沒辦法將時間掌握的更好一些,來確保自己能達成計畫。」
我們都是人,
我們都會有情緒和感受,
有負面情緒更是人之常情,
但如果我們希望一個行為或習慣要能夠長期持續,
透過心態轉換和正增強來確保自己在實踐的過程能獲得成就感和快樂的情緒是非常重要!
#該如何用成長心態而非定型心態面對失敗
我這邊引用史丹佛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心態致勝這本書中介紹的定型心態和成長心態,
定型心態會聚焦於錯誤和失敗,
成長心態則會從錯誤和失敗中學習,
以連續運動計畫來說,
今天我失敗了,
我可以選擇用定型心態聚焦在「厭惡和氣自己為什麼沒辦法將時間掌握的更好一些」的感受當中,
我也有能力選擇用成長心態去思考我該如何在未來去預防類似的情況發生?
要如何預防,
不只思考和計畫很重要,
更關鍵的是採取對應的「行動 Action」。
#Never miss twice
這個概念是我從「原子習慣」的作者James Clear的部落格中學到的,
Never miss twice的概念很簡單,
就是讓自己不要連續錯過兩天,
即便失敗了,
只要隔天馬上重新採取行動就好!
選擇用行動來讓自己成為一個「熱愛運動、重視身體健康的人」,
而不是以聚焦於「我的計畫失敗了,我是一個糟糕的人」這類的負面評價,
並且用克服困難、採取行動後的快樂情緒來正增強運動習慣,
同時練習在養成運動習慣和照顧身體健康的過程中給予自己正面評價,
如此一來我們才有辦法達到「全人健康」的狀態。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hingwei_li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oachChingWeiLin/
個人網站: https://chingweilin.com/
超核心桃園店 Facebook: https://lihi1.com/nVKTB/youtube
超核心林口店 Facebook: https://lihi1.com/cjLgm/youtube